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健康资讯>正文

固原爱尔眼科医院:视网膜脱离疑惑解答

时间:2024-10-24 15:52:55    来源:平凉视窗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一、什么是视网膜脱离呢?

  视网膜脱离又分为哪几类?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内层,是参与视觉形成的重要结构。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分离。由于发生的原因不同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其中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常见。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又按其病因分为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二、视网膜脱离有什么症状?

  1、飞蚊症:眼前出现许多漂浮物或黑影,呈斑点状,线条状,片状类似飞舞的小飞虫。

  2、闪光感:眼前出现打闪样感觉,一般出现在视野的边缘。

  3、黑影遮挡:眼前出现如同幕布样或窗帘样的遮挡,随着视网膜脱离范围的增大,遮挡的范围也会增大。

  三、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近视眼患者

  2、眼外伤患者

  3、视网膜变性:如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铺路石样变性等

  4、人工晶体眼或无晶体眼

  5、先天性异常:如马凡综合症、家族性视网膜病变等

  6、其他:随着年龄增加,玻璃体发生变性液化的中老年人群;长期电脑前工作,用眼过度者;糖尿病患者等。另外,一只眼已经发生过网脱的患者,另一只眼发生网脱的概率高。尤其是巨大裂孔性网脱的患者,另一只眼发生网脱的概率较高。

  四、如何预防视网膜脱离呢?

  1、高度近视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蹦极、跳水、坐过山车等)及重体力劳动。

  2、避免眼部及头部的震荡或者外伤,若出现头部及眼部的外伤,即使视力没受到影响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眼底检查。

  3、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过度用眼。

  4、若眼前出现闪光感、火花或某方位有幕状黑影遮挡,应立即去医院进行检查。

  5、对于视网膜脱离高危人群及有视网膜脱离史的患者要定期到医院检查。

  6、日常生活中充足的睡眠和足够的维生素,保持饮食均衡。

7-240109144IC45.png

  五、视网膜脱离该如何治?

  1、预防诊治

  如能早期发现视网膜裂孔,尚无视网膜脱离,应及早采用激光封闭裂孔,防止进一步发展为视网膜脱离。

  2、手术

  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需要手术。手术可以根据视网膜裂孔的位置、数目、大小,视网膜脱离的范围、时间,视网膜周围有无牵拉及玻璃体液化的程度分为内路手术和外路手术。内路手术主要是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复位术、激光光凝术、电凝术等,是从眼球内进行手术。外路手术主要是巩膜外加压术和巩膜环扎术,是从巩膜外进行手术,不进入眼内。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封闭裂孔是关键,以达到视网膜复位的目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一般需要手术解除玻璃体视网膜增殖膜或机化组织对视网膜的牵拉作用,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部分内路手术需要填充气体或者是硅油顶压视网膜,使其复位。渗出性视网膜脱离需针对原发疾病进行诊治,大多不需要手术。

  六、视网膜脱离的健康指导:

  1、根据裂孔位置包扎双眼,勿自行将纱布摘下,减少活动和用眼,多卧床休息。

  2、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如用力排便、咳嗽、打喷嚏、大笑、搬重物等。

  3、术后有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风险,出院后要按时用药和复查,重建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出现视力突然下降、眼痛、分泌物增加,眼前黑影等异常情况应立即诊治。

  4、复查:出院以后一般是术后1周进行复查(日间手术为第二日复查),复查时要注意监测眼压情况,高眼压需要对症处理。如果状态良好,无其他异常情况,过2-3周再次复查,之后复诊期会相对延长,根据患者情况过4-6周后再次复查。硅油填充者需根据视网膜的恢复情况一般在2-3个月后进行二期硅油取出术。糖尿病患者在家需要控制好血糖,注意术后再次出血的风险。

  七、疑惑解答:

  1、为什么要包扎双眼 ?

  减少眼球活动避免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而导致手术成功的几率降低。

  2、硅油或气体填充术后为什么要保持面向下位 ?

  使注入的气体或硅油从玻璃体腔向眼球壁推压,利用气体和硅油上浮的原理,顶压和封闭视网膜裂孔,达到视网膜的复位。

  3、术后为什么要避免剧烈活动?气体填充在气体未完全吸收前为什么禁止坐飞机?

  剧烈活动易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

  高空中大气压的降低会引起眼内气体膨胀而致眼压升高,造成视功能损害。

  通过对视网膜脱离相关知识的学习,相信大家对视网膜脱离的症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当发生或疑似视网膜脱离时,请尽快进行诊断诊治,避免贻误诊治时机发生更大范围的视网膜脱离,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和失明等严重情况。

  温馨提醒:如您需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微信等便捷渠道向我们咨询,固原爱尔眼科医院医生将给予您详细的解答! 请不要耽误,及时和我们的医生沟通,以便于早日恢复。

7-240104145922311.png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