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训厚认为,“墙缝战”将天时、地利化作威力巨大的作战资源,从而以弱胜强。尤其是“墙缝战”是镜泊湖连环战的首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特别是东北局部抗战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墙缝战”是一次自发的统一战线实践。镜泊湖抗战分两个战场:主战场和辅战场。主战场是连环战,连环战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对抗7000多人的天野部队,经过惨烈的5战,天野部队最后在“高岭子”战场的逃生者不足百人。辅战场是袭扰战,爱国军人在南湖头(小嘉吉河)、东京城、敦化和海林10次袭扰上田支队,节节阻击上田支队的增援速度,以致2天的路程,让上田支队爬行了11天。这两个战场,都是自发的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一次可贵的实践。参加首战和二战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补充团及其后备队;参加第三战和第四战的,是东北军驻宁安的爱国将士;参加第五战的,是共产党顶端支抗日游击队——1931年12月组建的“亚布洛尼铁路工人抗日游击队”。而且这场连环战的胜利,为抗联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墙缝战斗是抗联四军的发端,对四军历史要重新评价。”谭译认为。
尽管相关研究者通过艰难搜集找到不少印证材料,但因年代久远,也存在诸多谜团,还有一些争议。专家们建议,应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将“镜泊湖连环战”作为党史、军史、地方史研究的重大课题,组织相关专家成立高层次联合调查考证组,还原历史真相,以告慰先烈英灵,让后人永远铭记东北军民不屈的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