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内陆资讯 > 热点评论>正文

浅谈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

时间:2016-06-15 14:18:19    来源:平凉视窗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常态是今年的热词, 经济“新常态”并不是“经济下行”,其真正内涵是更加重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要将增长和速度放在更高质量和效率的基础上。习主席曾在讲话中指出:“中国不再简单以GDP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要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确实,高速的经济增长并不代表经济良好,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才是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如果一味地追求“高增长、快速”,对官员的政绩考核以速度论英雄的话,则很有可能出现为了增长量而忽略质量的现象。当今的形势下,我们需要从昔日的GDP崇拜和速度型情结中挣脱出来,以平常心态对待一个并不算快速的、自然而然但确实有效的增长速度。我们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在保证高质量的基础上推动其平稳增长,万万不能揠苗助长,犯与“大跃进”类似的错误。

        有学者提出要建立质量导向型新经济体制,必须坚持五大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正确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调节作用。科学发挥政府的制度供给作用。进一步壮大国有经济。坚持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有机统一,实行结构调控为主的宏观调控体制机制”,这为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下面笔者结合金融专业知识,对其中的几点表达一下我的理解。正确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调节作用、科学发挥政府的制度供给作用能够有效促进经济质量的提高,在新常态形势下,在新的经济体制下,使市场与政府的管制达到一个平衡点,使两者的作用都在合理范围内达到最大化很有必要。市场中存在一只“看不见的手”,价格、利率等金融指标市场化可以使每个人做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与此同时,社会资源能够得到效用最大的有效配置,社会总福利也会达到最大,总之,市场化不仅能给个人带来收益,更能够给国家带来利益。然而市场的作用存在局限性,偶尔会出现“市场失灵”,这时候就需要政府进行适当的干预,保证经济在正确的方向上发展前进。

         要想在新常态下推进经济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推动机制创新是重点, 提高社会文教支出占比更是重中之重。根据经济学中的“H-O”理论,一国总是会出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相对富裕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进口密集地使用本国供给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很高,贸易额占GDP的比例一度超过50%,然而“made in China”随处可见,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价格低廉,创新技术缺乏。出口的多是技术含量低的产品,进口的多是高科技产品,例如前段时间国人去日本旅游疯抢智能马桶盖,是我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够高的体现。只有发展科技,提高技术含量,发掘创新型科技型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地高质量发展。而要从根本上发展科技,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使国人能够接受更高质量、更长时间的教育,增加科研投入经费,使科研条件得到改善,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建设“人才强国”,进而发展成科技强国,在新常态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常态”下,国际形势对于我国有利,是我国崛起的大好时机,我们要保持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愿景,提振我国经济发展的信心。总之,只有以高质量经济发展为目标,进行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改革,才能在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